鄧相揚(右)致贈新書予暨大人類所,由學生代表高旻揚接受。(柏原祥攝) |
【柏原祥埔里報導】人類學作家鄧相揚日昨於埔里鎮立圖書館舉辦《台灣平埔族、生活文化之記憶》新書發表會,鄧相揚表示,新書資料來自日本天理大學,日本人保留許多平埔族文物,這本書有助於補足台灣平埔族學術研究欠缺實證的區塊。
台灣平埔族俗稱「熟番」,包括噶哈巫、巴宰、道卡司、凱達格蘭等族,原本保留自身獨特的語言文化,但大批漢人移墾,多數居住在平地的平埔族人逐漸漢化,語言、文物流失,日本殖民時代,來自日本的學者採集大量的文物與資料,反而保存珍貴的原始文物。
鄧相揚表示,位於日本奈良縣的天理大學附屬參考館(博物館),在一九三六年成立,為了宣達天理教,考察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包括台灣漢人與平埔族人的文化在內,其中平埔族巴宰、西拉雅文書與文物高達四百多件,長久以來未經整理,相當可惜。
本身是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的鄧相揚,前往日本演講期間獲聘為研究員,與天理大學下村作次郎等學者進行文書、文物的整理,往返埔里、台中、台南等地進行田野調查,而出版《台灣平埔族、生活文化之記憶》一書,致贈暨大人類所與埔里圖書館。
埔里鎮長周義雄表示,埔里族群多元,是研究人類學的重鎮,多虧鄧老師與多位人類學者的考證,讓鎮民知道祖先的生活樣貌,這本書呈現台灣多元族群的歷史,是台灣共同的瑰寶。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