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暨大水沙連行動辦公室 楊志彬積極與地方連結

楊志彬打造水沙連大學城,深入地方與社區連結。(唐茹蘋攝)

  
    【記者唐茹蘋埔里報導】近日在埔里地區你可能常會看到楊志彬身影, 出現在各個沙龍或公民議題討論會中,楊志彬擁有超過20年社造經驗,為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目前為暨大通識中心水沙連行動辦公室執行長。

    埔里對長期投入社造的楊志彬而言並不陌生,因為暨大「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楊志彬應聘來到埔里,建構「水沙連大學城」。這個計畫自1009月開始執行以來,楊志彬投入甚多,試圖打破大學的圍牆,讓學生走入社區,落實生活學習,讓學生學習的場所不再侷限於教室,甚或宿舍、社區都可以是學生學習的場域。

    為了讓學生有具體學習對應的社區空間,楊志彬在埔里建立了幾個社區學習據點包括日月人文藝廊、菩提長青村,他說這些學習據點都是生活實驗室。楊志彬認為大學可以成為各縣市儲備人才的智庫,以及活力的來源。

    楊志彬說大學城計畫有3個願景:塑造地方魅力、大學引導型的學習型城鎮及創新的智識與智慧(社會創新園區)。而經過這8個月的執行,楊志彬不斷開闢戰線,也呈現遍地開花的結果。他不諱言這段時間每天的討論時間很長,他看到比想像中的更豐富,可以合作的也更多,不僅在做事,更是一種成長。
 
    暨大開學後,913日楊志彬針對300位新生將進行一場「慢遊幸福埔里計畫」,這個計畫由暨大與埔里在地青年共同合作,從規劃到導覽皆由這些人共同策劃執行,共分成第3市場、杷城社區及埔里的西門町(媽祖廟西康街沿線)三條路線,讓暨大新生認識埔里,希望大家更注意生活細節,同時創造新的風貌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故鄉的麵來自祖傳 特調滷汁傳統秘方

陳家宏賢伉儷,經營祖傳故鄉麵,風味獨具。(林子婷攝)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故鄉的麵老闆陳家宏表示,這一味麵,遠自鄭成功時代;這一味絕活,也是經由家族代代流傳至今為第九代,這份亙古好滋味,就在埔里故鄉的麵。
陳家宏指出,小時候家裡就是在賣麵,對於麵的歷史也有深層的體悟。他說,一般的傳統麵共有三大類:擔仔麵、切仔麵、拉仔麵(以上皆為台語發音),故鄉的麵是屬於切仔麵類,不以肉燥作為麵的主要調味,而是以大骨湯頭佐以特製的祖傳滷湯,將肉片平鋪於麵上,自成一格風味。
  他說,早期日本人將切仔麵稱為中華麵,傳回日本後,才研發出了日本的醬油拉麵,切仔麵,可謂是醬油拉麵之母,而品嚐故鄉的麵,也能在麵中發覺隱然的醬油香氣。
陳家宏表示,在雲林縣虎尾鎮的舅舅賣麵五十年,自己的一身「麵藝」,就是跟了舅舅、表姊在虎尾學五年才學成出師的,後因父母雙亡,才與出身埔里的太太來到埔里發展,至今已經營兩年多,因為湯頭特殊,能勾起許多人的回憶,目前客源穩定、蒸蒸日上。

埔里有機茭白筍種植 應回歸自然栽培方法

埔里有機茭白筍種植面積漸增,農改場舉辦示範觀摩會。(柏原祥攝)



  【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724日至埔里鎮珠山社區,向農友示範有機茭白筍栽種方法,吸引許多農民前來交流,埔里鎮農會指出,面對大陸同質產品競爭,埔里茭白筍有必要做出產品區隔,爭取外銷市場。
  埔里鎮茭白筍種植面積達一千公頃,是全台最大的產地,但已經做有機認證的茭白筍僅二公頃,面對中國大陸的競爭,埔里茭白筍若要爭取外銷市場,必須與中國施行慣行農法的農產做出區隔,台中農改場特別邀請農友洪權宏示範有機農法。
  洪權宏表示,茭白筍很容易遭到銹病、二化螟蟲、長綠飛蝨、福壽螺的侵襲,但在農改場專家指導下,以硫磺粉、性費洛蒙誘蟲組、養殖青魚做防治,前三年雖然沒什麼收穫,但三年後產量逐漸穩定,茭白筍又白又脆,可以直接生食,市場上的價格也很不錯。
  埔里鎮農會總幹事何世鴻指出,單單中國大陸浙江省麗水地區的茭白筍產量,是埔里鎮的十倍以上,在產量及價格上佔有優勢,埔里茭白筍優勢在於技術與品質,如果有機農法能推展開來,對農民及消費者的健康有保障,也能做出市場區隔,打開國際的銷路。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國姓咖啡文化館成立 將統一窗口行銷外地

國姓鄉咖啡文化館的氣氛,就像是精品咖啡館。(柏原祥攝)

【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國姓鄉咖啡將有新的展售中心,國姓鄉公所計畫將原有的國姓驛站旅遊服務中心,設計為台灣國姓咖啡文化館,希望藉由統一的窗口,行銷國姓咖啡。
國姓咖啡的種植可遠溯至日據時代,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咖啡產區,全鄉面積約150公頃,年產約80公噸咖啡生豆,有兩個咖啡產銷班,雖然咖啡品牌眾多,但外地遊客進到鄉內,欠缺一處能夠品嚐國姓咖啡的窗口,國姓鄉農會選定國姓驛站,開設咖啡文化館。
向陽咖啡業主林言謙指出,文化館不只能品嚐現煮咖啡,還展售鄉內咖啡相關商品,遊客並能體驗咖啡的製作流程,從撿豆開始,到虹吸式、冰滴、濾壓各式煮法、沖泡法,遊客在這裡可以品嚐到最正統、最香醇的國姓咖啡,過去農民有能力種出好咖啡,但無多餘的心力專注在行銷或販售咖啡,如今農會協助,成立咖啡文化館,讓農民專注在生產,也讓遊客認識國姓咖啡多樣的面貌。
712日國姓咖啡文化館正式開幕,立委馬文君與國姓鄉長林福峰及小朋友們共同栽植咖啡樹苗,希望透過產業總體營造,讓遊客願意駐足,促進國姓鄉農產的銷路。


讓小朋友與稻米一同成長 埔里農會加強米食類宣導


四健會「食神作業組米食料理成果展」活動,邀請(左起)南光國小鐘森雄校長、黃博士、農會總幹事何世鴻共襄盛舉。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埔里鎮農會總幹事何世鴻表示,近年來 人民經濟富裕,飲食選擇多,漸有西化趨向導致稻米減產。農會有感未來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為提高糧食自給力,偕黃穎捷博士輔導四健會深入校園,透過學校家政課的實作、宣導,教育中小學珍惜糧食、善用在地食材,深根文化自小做起。
  何世鴻表示,四健會不僅透過學校家政課教育,更安排參訪農業改良場等活動,讓小朋友與稻米一同成長,體驗田中樂趣,親手播種對土地的愛,並關懷稻米生長過程,讓稻米不僅是白米,而能成為一種「深耕文化」。
  今年625日上午,埔里鎮農會在南國光小舉行「食神作業組米食料理成果展」,特別邀請家政班媽媽與小朋友一同創新米食料理,讓吃飯成為一種樂趣,何世鴻表示,埔里鎮農會未來將以米食融合在地食材:諸如菇類、玫瑰,善用在地食材創造「食米樂趣」,改善時下小朋友挑食的狀況、希冀透過活動潛移默化,培育優秀農村青少年。
  負責中區62鄉鎮農會總輔導的黃博士亦提及,每人、每天一口米,呼籲大家一起愛台灣、愛埔里。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七夕為什麼要拜油飯與麻油雞?



今天七夕,埔里第三市場與早市有好幾個攤位忙著做油飯、賣油飯,其實七夕不僅是情人節,在民間信仰中,還是「七娘媽」和「床母」的生日,這兩位神祇都是小孩的守護神,這一天家中有小孩的,會準備這兩樣供品供奉「七娘媽」和「床母」,就像是小孩滿月,父母會請親朋好友吃油飯,特別答謝兩位神祇保護幼兒。當大家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忙著買花、買巧克力過情人節時,還記得這充滿人情味、台灣味的習俗典故呢?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February Coffee埔里店開幕 嚴選食材沒有化學添加物 

February Coffee埔里店嚴選高檔食材給客人更健康的選擇。(唐茹蘋攝)

  【記者唐茹蘋埔里報導】一個在台中工作十幾年的女子黃齡鋒Amber因為對家鄉的孺慕之情,2003年毅然返鄉在日月潭畔開了February Coffee9年後繼續在埔里開了第2家分店,黃齡鋒說February就是自然,嚴選高檔食材,沒有任何化學添加物,他要給客人的就是健康與自然。
  February日月潭店是黃齡鋒在家人的贊助下開的第一家店,位於水社往涵碧樓的路上,有別於日月潭的大飯店,February總能吸引喜歡隨性的客人在店裡翹著二郎腿或看書或聊天,這麼多年來也累積了一批死忠的客人。由於February有很多埔里的在地客,黃齡鋒說,原本並沒有計畫開分店,因緣際會在埔里中正路上剛好租到滿意的店面,埔里店因此應運而生。黃齡鋒分析日月潭店隨性、而埔里店精緻。
  February Coffee埔里店,店內的廚房採開放式,食材及烹調過程一覽無遺。目前店內提供義大利麵、燉飯、排餐、沙拉、義式咖啡、有機花草茶及蛋糕,營業時間從11點至晚上9點(供餐時間為11:30-14:3017:30-20:00)。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台灣第一民族議會 伊達邵部落籌備會


  【記者諾爾魚池報導】由一群來自各族群的意見領袖發起成立「臺灣第一民族議會」,在日月潭伊達邵部落召開籌備會,將在最短時間內向內政部社會司申請為全國性的政治組織,未來將以原住民政治訴求來透過組織運作與政府進行對話。
  籌備會中,廣邀了各族群意見領袖及成員參與,除了阿美族、卑南族以及撒奇拉雅族的代表因這次花東地區受到蘇拉風災影響不克參加外,其他包含平埔的噶哈巫族都有成員來參加,這一次的發起會議主要是先定調組織名稱,並選舉總召集人,由邵族議會議長石慶龍擔任;最後並通過以「臺灣第一民族議會」為組織名稱,組織定案後,後續將在全國各原住民地區召開成立說明會。

獅子會聯合發放助學金 協助中低收入學童就學

國際獅子會關懷社會弱勢,由300-C3區第一副總監許天陞、霧社獅子會會長詹文平(右後)發社會服務金給中低收入戶學童。(黃秀菁攝)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霧社獅子會、 山明獅子會、 娜魯灣獅子會、   e世紀獅子會、魚池獅子會89日於牛耳石雕公園由獅子會聯合舉辦發放助學金予埔里地區經政府立案登記之182名中低收入小學學童,希望協助孩童註冊就學。
  霧社獅子會會長詹文平表示,當天不僅發放助學金,更準備烤全豬、蛋糕,並規畫完成頒獎儀式後,讓孩童可以至牛耳石雕spa館戲水。家長們莫不覺得足感心,他們說,社會的溫暖讓他們對孩子的未來有無比信心。
  詹文平表示,此次為獅子會首次聯合於埔里地區舉辦發放助學金,經費來自於善心人士捐款與獅友的奉獻,希望錢能花在刀口上,真正發揮雪中送炭的精神,讓每個小朋友都有求學的機會。

自來水疑難雜症 與首長逐個擊破

自來水公司由經理賴永森領軍,與民眾面對面解決所有疑難雜症。(林子婷攝)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埔里鎮自來水公司第四管理處於720日上午10時進行「首長與您有約」的活動,希望透過專家與民眾用水知識及觀念的交流,解決民眾用水的疑難雜症,使水資源的應用更上一層樓。
  自來水廠經理賴永森此次偕同業務課長王錦源、操作課長黃庭水、工務課長林義雄、檢驗室主任李貞慧在場為大家解惑。其中民眾林宣可指出,自來水煮沸後,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的漂浮物,若欲飲用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檢驗室主任李貞慧表示,此白色沉澱物為碳酸鈣,又稱為「水中硬度」,內含成分為鈣、鎂離子,不但不影響健康,反而有益人體,民眾可安心食用。
  民眾若有任何疑難雜症可撥打自來水公司24小時客服電話「1910」,由專業化客服人員服務,由總公司直接統籌分發、服務最即時。

南投縣觀光協會重整 順利產生新任理監事

南投縣觀光協會改選新任理、監事,繼續為南投縣觀光事業效力。(林子婷攝)
南投縣觀光協會理事開票看板。(林子婷攝)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南投縣觀光協會於75日上午召開第17屆會員大會,改選產生吳錦坤等15位理事及蔡新發等6位監事,並將於近期內改選產生新的理事長。
南投縣觀光協會因第16屆理監事會未如期辦理改選,經南投縣社會局勒令重整,由顏峻瑜擔任召集人,經數次召籌備會產生重整委員,於85日上午在牛耳石雕公園舉行改選並產生第17屆理監事,新當選的理、監事名單如下:
理事:顏峻瑜、陳信忠、吳錦坤、陳喜美、黃碩基、高松益、陳俊男、吳春樹、吳甲明、蔡安哲、潘義政、陳光興、林世興、王譽權、曾玉蘭。
監事:蔡新發、許瓊分、陳茂杉、翁德森、羅美香、許祐國。
新的理、監事產生後,該會將另擇期召開理監事會,產生新的理事長及常務理、監事。 

全國特優里長魏志忠 一人當選兩人服務

埔里北安里長魏志忠當選全國特優里長,立委馬文君讚為埔里之光。(楊樹煌攝)


  【記者楊樹煌埔里報導】 埔里鎮北安里長魏志忠,一人當選,夫婦兩人同心服務,負責盡職,任勞任怨,行善更遍及大埔里四大鄉鎮,績效各界有目共睹,獲當選全國特優里長,在感恩餐會上,由地方至中央各界,賀客盈門,交相讚譽是埔里之光。
   十二年前由績優鄰長轉而當選兩任里長的魏志忠,經營鋁門窗業,只要有里民請託,二話不說,立即行動,妻子是他永遠的搭檔,他們是標準的「一人當選,兩人服務」的行動派,並是為北安里民服務樂在其中的「快樂里長伯」。
   在他當選里長後,除強化里內建設、增設廣播器、監視器、活動中心視聽設備、兒童公園運動設施、綠美化、改善排水工程、里內道路補修,為提升里民生活品質及推廣運動風氣,並全力推動排舞、歌唱班、健康操、太極拳、氣功、家政班與環保志工,維護里的環境美化家園活動,讓里民都動起來。
   更讓里民敬佩的是,懷具慈悲愛心的魏志忠也是埔里慈善會長,三年來,每當獲知大埔里地區有亟待急難救助或待關懷的弱勢民眾及低收入戶,他總是不落人後的趕至關懷慰問,足跡遍及埔里、國姓、仁愛、魚池等鄉鎮,努力完成社會急難救助工作;當選全國績優里長,立委馬文君就稱讚不但實至名歸,更是埔里之光。

埔里之光! 旺來春秋鳳梨酥揚名對岸 獲選為今年江陳會伴手禮

旺來春秋鳳梨酥揚名對岸,有林水吉保證、周顯文背書、何世鴻行銷,讚啦!(何其慧攝)

  【記者楊樹煌、謝春波埔里報導】最近在台北舉行的兩岸江陳會,埔里鎮生產的「旺來春秋」鳳梨酥,頗獲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的青睞,獲選為今年江陳會的伴手禮,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兩大報均在頭版新聞以顯著地位報導,埔里特產再度名聞遐邇。
  陳雲林於813日上午參觀海基會大直大樓後,知道大陸人現在很夯台灣鳳梨酥,海基會這次特別選了660盒來自南投埔里的「旺來春秋」鳳梨酥,當作採訪江陳會中外媒體的伴手禮。
  旺來春秋的鳳梨酥來自埔里中台山下、中正路旁「四季休閒農莊」內;在烘培達人廖漢隆的孕育下成軍,廖漢隆具有三十餘年的烘培經驗,從一個小學徒到五星級飯店的大師傅,以及多次到德、法、 日等國的再學習,研發出可口美味的「肚臍餅」;此次再度創作特別配方兼具特殊風味、具有天然芳香且不加人工添加物的鳳梨酥,馬上就獲選為今年江陳會的伴手禮。
    林水吉保證 
    周顯文背書
    何世鴻行銷
  埔里出身的前國大代表林水吉表示,旺來春秋鳳梨酥具有獨特風味三皮三餡:皮薄餡多、皮香餡軟、皮酥餡香。前埔里鎮長周顯文指出,旺來春秋鳳梨酥酸甜適中,讓您一口接一口唇齒留香、意猶未盡;具有真實的本土風味,能真切滿足並感動消費者口福之慾,是伴手禮的最佳選擇;埔里鎮農會總幹事何世鴻獲悉旺來春秋鳳梨酥獲選為今年江陳會伴手禮後,當即表示農會願意代為行銷。

走出自已的一條紅茶之路 李松連自然農法種茶秘訣

魚池鄉紅茶達人李松連的紅茶園,蟲吃剩的才採摘製成紅茶,風味獨具。(黃彥文攝)


李松連自然農法栽種的紅茶,有明顯的蟲咬過痕跡。(黃彥文攝)

  【記者黃彥文魚池報導】魚池鄉茶農李松連從一名日本藥廠業務,退休後返鄉投入紅茶產業,一生賣藥,堅持要種就走自然農法,茶園不施農藥,純天然培育出來的紅茶,與綠蟬共生,蟲吃剩的茶葉烘焙後,成為有名的「涎仔茶」香氣獨具,深受歡迎,走出自已的一條紅茶之路。                                                                   
  他說,從事藥廠業務,了解使用農藥的害處,堅持自然農法不施農藥與化學肥料,結果長出來的紅茶嫩芽被蟲咬得體無完膚,就把被蟲咬的茶葉摘掉,還因此被罵「真傻」,後來才知道茶葉有蟲咬過, 做出來的茶獨具香氣,後來才了解被「小綠葉蟬」咬過的茶最棒。                            
  他的紅玉紅茶做好後就送給親朋好友品茗,送到第四年,客人回流要買他的紅茶,才開始做起紅茶生意;他說「我的紅茶天然培育,與野草共生、與蝴蝶共舞、與綠蟬共耕、與日月共榮。」雖然產量比安全 用藥減少約四成,但價格不錯,產生共鳴,變成專業茶農。                              
  李松連兩年前發起自然農法紅茶文化發展協會,零點六公頃茶園比別人產量少了逾千公斤,少賺約40萬元,但每斤售價2500元,就抵過了這些損失。 
  種茶是他人生一大轉折,他說,「種茶不懂就請教專家,茶園管理堅持天然不用藥,只見他的紅茶園滿是「小綠葉蟬」又稱「涎仔茶」。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與羊毛氈共享歡樂時光

羊毛氈教師邊其芳,教導學童耐心十足。


  【埔里訊】埔里報導教室開課囉:「羊毛氈手作時光」。
針氈類、上課時間每次約2.5小時;溼氈類,上課時間每次約3小時,十堂課分享價3600元(含羊毛材料、羊毛氈工具組:針戳二支、工作壂)。
  單堂體驗價針氈類330~380元;溼氈類400~450元(含羊毛材料、不含針氈工具)。
  一週前預約時段即開課,三人即可成課。(動物、人物及溼氈課程需具備針氈基礎才開放報名,國小二年級以上手持針穩定者即可參加。)
  上課地點:埔里報導雜誌教室(南投縣埔里鎮中正路172-2號)
報名請洽:0920-816386 其芳  Blogtw.myblog.yahoo.com/teazenlife-fang

全國蜂蜜評鑑 賴朝賢再獲獎

賴朝賢(右三)連續三年獲全國龍眼蜂蜜評鑑特等獎。(柏原祥攝)

 
  【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養蜂產銷班第一班參加2012全國蜂蜜評鑑,獲得多項大獎,身為班長的賴朝賢更是連續三年獲得特等獎,南投縣府農業處公開推薦。
  賴朝賢表示,養蜂是對生態與人體健康都有益的農業,希望政府重視,締造永續的經營模式。籌建少年家園的埔里阿嬤陳綢表示自己抗癌多年,喝賴朝賢的蜂蜜醋,感覺更有元氣。
  台灣養蜂協會舉辦的龍眼蜂蜜評鑑,埔里養蜂產銷班第一班獲得一項特等獎、十項頭獎,其中賴朝賢更是連續三年獲得特等獎。縣府農業處長陳朝旺認為相當不簡單。

每月一畫話中有話



  或許是我自己遺忘了也說不定,在同樣的地點、在同一個時空,連續畫了二幅同樣的作品。這種情形在我繪畫歷程中是少之又少,少到幾乎是不可能,既然發生了,那例外也可以例外。
  會如此讓我願意同時期畫出兩幅作品的景點,當然是要具備非凡的氣勢與獨特性的地方,它就位在雙冬到草屯之間,九九峰山群的溪谷之中,特殊的斜面直插天際的山勢,每回路過總要多看兩眼。
  一座山斜斜的由地平線竄出,沒什麼奇怪,如果同時由幾十座山斜斜的由地平線升起,那就不一樣了,保證要讓您驚嘆不已。烏溪水流經這裡,溪水把河道沖刷成又平又寬闊的河床,溪水、河床、斜斜山峰就形成了這獨特的地方。(圖文/ 李豐富)

化腐朽為神奇!茭白筍殼變成織布

在王羿心的巧手編織下,茭白筍殼成了美麗的天然織布。(柏原祥攝)

  【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茭白筍是埔里鎮最大宗的農特產,但衍生的茭白筍殼廢棄物,農民一般丟棄在田裡或路邊,影響農村景觀,珠山社區邀請工藝家構思如何再利用茭白筍殼,將茭白筍殼變成美美的織布,希望成為在地的工藝特產。
  編織工藝家王羿心在珠山社區的邀請下,帶領25位社區居民學習茭白筍織布,特殊的是,這新產品並不抽取茭白筍的纖維,而是將筍殼曬乾後撕成條狀,再用手工織布機串連經緯線,成了古樸又透氣的織布,還帶著些微的青草香。
  王羿心表示,因為筍殼帶點半透明,質地又輕,這種新織布很適合作燈罩,而且使用的材料簡單,工具平價,任何人短時間內都能上手,社區很多媽媽作不離手,希望透過這手工藝,能夠賺些錢貼補家用。
  「最能永續的工藝品,不見得是精品」造紙龍手創館經理黃世豐說。他認為精品耗時、成本又高,對於手作的社區居民來說難度太高,要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必須是人人都能上手的手工藝,目前茭白筍殼資材再生計畫還在起步,預計半年後,社區居民將交出可觀的成績。

醒靈寺建築風格特殊 位居埔里門戶寺廟點

埔里鎮導覽解協會邀請文史老師陳翼漢(後中)解說醒靈寺的建築風格。(柏原祥攝)



  【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導覽解說協會728日舉辦鎮內醒靈寺古蹟導覽活動,吸引數十位鎮民參與,醒靈寺有百年的歷史,保留許多閩南的建築形式,參與的民眾表示,經過解說,對於這座有埔里門戶寺廟之稱的古廟更為瞭解。
  醒靈寺位於愛蘭橋頭旁,是台14線公路進入埔里市區的門戶,每年新春期間擠滿了點「元辰燈」安太歲的人潮,寺前一對石獅子是清朝總兵吳光亮建大埔城時,放置在衙門口的聖物,輾轉移至醒靈寺來,已有130年歷史,在斜坡旁的石燈,是日據時期日本人在虎頭山下建能高神社時所建,神社在光復後遭破壞,倖存的石燈展轉移至醒靈寺,寺廟融合閩南及日本風格,相當特殊。
  埔里解說協會會長李秀霞表示,為了讓鎮民更瞭解醒靈寺的歷史,特別邀請文史工作者陳翼漢解說建築風格,醒靈寺董事長張伸二則述說醒靈寺的故事,民眾如果以遊客的心態逛寺廟,難以看出精髓,最好有導覽員伴隨解說,邀請專家上課,也讓導覽員做功課,才能為遊客做出翔實、精彩的解說,協會已完成鎮內媽祖廟、地母廟的解說課程。
  陳翼漢指出,醒靈寺祭拜三恩主,即關公、呂洞賓、灶王爺,保留南方寺廟的燕尾屋頂,寺廟內外的剪黏彩繪藝術教化忠孝節義,出現在屋簷的「卍」字透露佛教文化融入寺廟,加上日本神社的石燈,顯示醒靈寺融合了儒、道、釋、日本神道教的文化元素,這樣的寺廟建築風格頗為寶貴,值得好好保存,帶領遊客前來深度探訪。

立大志愛山城由大埔里做起 廖志城議員想幫助更多的人

廖志城女兒以父親為師,用心學習服務,一家和樂以服務為志業。(林子婷攝)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廖志城議員立大志、愛山城,他說:「每當完成一個案件的時候,我總是覺得能在心靈上感到一股特別的力量,也特別的開心。我也覺得扶助弱小,會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廖志城踏上競選議員一途,實不偶然,他表示,家中經營雜貨店,自小跟隨父母服務鄉里,與鄉親培養出濃厚的情感,因緣際會接觸許多競選活動,有過許多幫忙「抬轎」、活動助選的經驗。自一次一次的活動中,站在政治與民間的橋梁上,透過不同的眼光,看到許多需要協助的人,廖志城說:「我想要幫助更多的人。」
    社區老人化
    要早做因應 
  51年次的廖志城表示,與現在相較,舊時代人情味更為濃厚。現在,他以「舊社區文化」復興為努力的方向,積極培養社區的志工,有計畫的尋找得以落實社區連結要務的具體人才,以籃城社區的發展模式為目標,企盼未來能看到社區中老中青三代同堂參與社區各式活動;而開發多元社區活動,因應台灣目前老人化、社會「宅男化」的情況。
面對與年輕一輩的族群,廖志城也有許多期許,他說,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但是寶貝不是只能放置高處、小心保護,而是能產生生命的意義及發光發熱。他表示自己在兒女還小的時候,便讓他們熟悉「服務」,在還不能為社會服務時,就學著做家務。現在孩子十幾歲了,他也鼓勵孩子能提早一步走入社會、接觸人群,在家做家事、出外樂服務。他說:「先能了解一個家的結構、才能慢慢了解社會的運作型態。」也鼓勵家長能多方讚美孩子,讓孩子能從信心中萌發做事的勇氣。
  立大志,需要有許多的方向;愛山城,只需要有一顆熱情的心。廖志城樂意與大眾分享想法,討論方針,立大志、愛山城,由大埔里做起。

各界陸續贊助 埔里報導名單


  埔里訊各界陸續贊助埔里報導,名單如下:育英汽車駕駛人訓練班、王清波、潘立政、陳進發、埔里水電促進會會長彭德華、彭坤旺、文讚帆布行、蘇瑞鹿(以上各壹仟元);張文烈(壹仟伍佰元);隱名氏1(參仟元);張春(伍仟元);18C文化基金會(壹萬元)。

用電火照筊白筍一年通天隴有ㄛ收 朝陽科大三同學水頭社區耆老挖寳

朝陽科大三同學深入水頭社區耆老挖寳。(梁瑞仁攝)


  【本刊特約撰述梁瑞仁埔里報導】朝陽科技大學三位視覺傳播學系的學生,為協助水頭社區發展文化觀光產業,在該校呂昭慧、諸葛正及李春振三位老師指導下,於720日前往水頭社區,展開為期二天的田野調查及體驗的活動,以為提出建議研究報告。
  三位學生為李誌倫、黃勁憲及李彥儒,在水頭社區發展協會幹部的引導推介下,分別訪問了高齡86歲的溫錦江、88歲的王婆婆、79歲的黃金山、73歲的賴茂松、75歲的永倉明、86歲的阿達ㄚ嬤及83歲的李清連。除了訪問耆老之外,也訪問了王彩雲議員。翌日,三位同學在宋鴻發理事的帶領下,著裝下田割筊白筍,體驗腳踩爛泥割筊白筍的樸實。
  李誌倫同學以輕鬆自然、話家常方式讓阿公阿嬤們勾起少年的回憶;李彥儒同學默默記錄對話重點並錄音;黃勁憲同學也不停按下最珍貴的訪談鏡頭。
  溫錦江阿公說:「陰功積德要做」,道出年少家貧轉好的歷程,「現在人的頭腦卡好,用電火照筊白筍,一年通天隴有ㄛ收」;黃金山阿公說「現在少年人有自己的頭路,不太容易轉來故鄉。」。
  賴阿公談起姐妹橋名稱的由來:「是日本一對姐妹各做一座橋的緣故,有別於昔時一對姐妹過河不幸溺斃的傳說;「水頭ㄚ有一個社區發展協會真好ㄚ,可以在庄ㄚ底做真多代誌。」
三位同學以電腦畫面向水頭社區發展協會的曾慶森理事長等幹部簡介其研究企畫,以「水頭少年」為主軸,用老者的外表、姿態套入「少年」的身分,來產生對比的衝突感,企圖運用阿公阿嬤們兒少時期的記憶來帶出水頭社區的山泉美景與純樸厚實。
  曾慶森表示,此企劃讓社區發展協會理事等、與會者都感到耳目一新。

穀倉搖身變為懷舊夜市 美人腿湯包爽口又多汁

埔里農會施文雄理事長(左二)、何世鴻總幹事(右一)及常務監事劉育吉(左一)全力推薦美人腿湯包。(何其慧攝)


埔里農會夜市開張,開幕當天吸引許多鎮民前來嘗鮮。(柏原祥攝)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帶著一顆緬懷20年前埔里舊鎮夜時繁榮光景的心,埔里鎮農會於8月11日隆重推出「懷舊夜市」,重建當年繁華夜市的景象。
農會總幹事何世鴻表示,近來農會重整閒置多年的穀倉,重建舊時繁華夜市,目前攤位登記已有12攤,產品除了肉丸、豬腳、蚵仔煎、雞排等常備小吃之外,農會更加碼推出精心研究2個月的美人腿湯包及蒸餃,不但爽口又甘甜,筊白筍滋味出類拔萃,讓民眾即使在夏日炎炎也能有好食慾。
「懷舊夜市」營業時間為每天下午4時30分到晚間11時,當天上市美人腿湯包一盒20個120元、手工蒸餃一包130元;當月促銷湯包一籠8個60元、蒸餃1籠50元,歡迎街坊鄉親相揪逗陣去。
何世鴻說,農會發起此一計畫,做一個點燈的角色,企盼以後能使商圈穩定、擴大,重振「埔里之夜」繁榮光景。

幫金針花做SPA 國內外大學生頭社盆地做志工體驗農事

來自數國的大學志工至頭社盆地,為曾被泥水覆蓋的金針花除汙。(黃彥文攝)

【記者黃彥文魚池報導】「我們來幫金針花做 SPA!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來自於香港、新加坡與國內的大學生,8月7日起在日月潭畔頭社盆地幫忙遭泥水洗禮的金針花進行八天的噴水淋浴做SPA,期待能在18日起重新開出美麗金針花迎賓,14日邀資深畫家孫少英等做田園寫生。
推動金針花SPA的日月潭農產運銷合作社負責人王順瑜說,預計金針花田需一周時間整理清洗,首度推出國內外大學生志工下田協助重建,這個平台提供國內大學生不必出國就可以跟國外大學生交流兼做農事的體驗;同時邀請畫家為田園畫下美麗倩影。                                                        
參加下田體驗兼交流的香港科大學生DIANA說,「平時我都到非洲與南美洲參加偏遠地區服務,首次到台灣當農村志工,希望能貢獻一己之力,幫農民走出颱風的創傷。」                                                                
新加坡的JASON說,「感覺很新鮮,下田幫忙噴水做SPA,是人生難得經驗,雖然有點辛苦,但累得有價值。」國立暨南大學學生吳和融表示,能在充滿生態特色的頭社活盆地與國外大學生志工一起體驗農事兼交流,一舉數得。
由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組織安排來台的香港、新加坡與英國籍大學生志工四人,參加青輔會青年暑期社區工讀與勞委會農業雙軌計畫的暨南大學、虎尾科大的同學十多人帶領下冒著炎熱的天氣,每天一早穿著高統雨靴下田幫忙,先觀摩工人如何幫金針花噴水洗去一身泥,然後  接下噴水設備接手逐一為金針花噴水做SPA,並學習如何行銷農產等。              
日月潭頭社盆地金針花田廣達兩公頃,原預計8月上旬起金針花盛開,因蘇拉颱風導致盆地大淹水,金針花田淹水深達四公尺,水退後金針花卻披上一身泥,由這批國內外大學志工展開「回復金針花嬌顏行動。」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南安路河岸樹木將移植  鎮所民意調查鎮民意見

埔里鎮公所計畫移植南安路二百多棵樹木後改種櫻花,但地方的意見仍然分歧。(柏原祥攝)
   
  
  【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公所接獲里辦公室陳情,指南安路河岸步道樹木引來螞蟻,且樹根擴展,恐破壞堤防及橋樑,埔里鎮公所向南投縣府提報計畫,將移植樹木至國道六號埔里交流道牛眠堤防防汛道路及福興運動公園,但移樹計畫未經鎮民充分討論,埔里鎮公所在動工前,將做民意調查。
  去年起,埔里鎮公所接獲同聲里、清新里、杷城里三里辦公室陳情,指南安路河岸步道的黑板樹、茄苳樹、柳樹、巒樹、樟樹及忠孝路桃花心木、肉桂等樹引來螞蟻,循著電線爬進鄰近住戶家中,造成昆蟲危害,希望鎮公所協助把樹木移除。
  鎮公所勘查現場,發現黑板樹、茄苳的根系擴展,撐破堤防、威脅橋基,認為有移植必要,另根據日本考察經驗,希望營造櫻花水岸步道,所移植的樹木遷至牛眠防汛道路與福興運動公園,但因許多樹木樹齡超過十年,樹冠有遮陽並美化堤岸的效果,仍有里民不認同移樹的作法。
  住在堤岸對岸的李新德表示,蟲害的問題可透過修剪或噴藥解決,非要把樹挖除嗎?這些樹幾乎都是九二一地震前所種,至少有十二年以上樹齡,與其花大錢移植,不如將經費用作整理河岸髒亂的環境,且移植單一櫻花,不利多樣的鳥類等動物共存,失去人與自然共生的意義。
  埔里鎮長周義雄表示,動工之前,會做鄰近居民的民意調查,瞭解真實的民意,作為移植或現地環境改善的參考。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埔里成功里種瓜得瓜 輝映相扶持有機成行

楊創發、鄧秀香夫妻,攜手打造「有機幸福」。(林子婷攝)

彭新決帶領本刊創辦人何其慧參訪農園,講述自然農法。(林子婷攝)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位於埔里鎮成功里的種瓜、得瓜有機農場。「種瓜、得瓜」,雖說是老天的恩賜,還得順應天時,因此種瓜得瓜,還不是「有種就有得」,更要有堅定的心,用愛心耕耘,才能帶來健康、與大眾分享豐碩的果實。
  台灣之心有機農成員的楊創發與鄧秀香夫妻,經營種瓜有機農場,幾經梨山、太平、國姓等地輾轉,奮戰十幾年的有機產業,終在埔里鎮成功里「落地生根」。 鄧秀香表示,初於梨山種梨時,夫妻二人以慣行農法種植,果園一年噴二十幾次的農藥,一家四口一年幾近有八個月的時間都生活在毒氣中,害怕兒女受農藥汙染的情況下,丈夫因過於疲勞而健康響起了警鐘。
  幸於82年在看了雷久南博士的《身心靈整體健康》一書後生活有了轉機,兩人開始改用有機肥、以砍草機除草、用微生物代替農藥。夫妻二人亦經姜淑惠醫師建議,開始種植小麥草,以自然療法調養,並經低溫乾燥後,製成易於保存的麥苗粉。
  有機農法雖困難但踏實,農場主人彭新決有感而發,當初要為農場取名時,慈心有機的師兄建議:農場位於種瓜路,比鄰種瓜農場,有了種瓜的耕耘才有「得瓜」的收成,不如取作「得瓜農場」,成為村莊中別具特色的「種瓜、得瓜」有機農場。
  這些有機農友共同表示,雖然有機種植的道路辛苦而漫長,但為了愛護土地、顧及眾生健康,一切都值得。希望民眾珍惜食糧、支持台灣在地有機農業。